漫步在小印度區是舒服的,印度人日常生活用品、宗教儀式、食材、香料、服飾等在這裡什麼都有, 最清新的是散發出淡淡花香的印度花攤,一條一條垂掛的花圈是印度教徒前往廟宇膜拜必備的物品,有著愛與和平的含意。

印度廟在新加坡為了配合當地口音,他們叫做「興都廟」。一般來說,印度廟分為兩種,北印的廟是尖塔式,南印的廟則是雄偉的塔門及廟柱,在小印度著名的「維拉瑪卡里亞曼興都廟」是南印度的樣式,高聳的塔樓上裝飾許多色彩繽紛,造型誇張的立體雕塑,有神像、聖牛、戰士還有女神等等,廟裡主要供奉的是迦梨(Kali),一個皮膚像藍色小精靈一般的女人,有四隻手,裸露著豐滿的胸部,脖子上掛著一串骷髏頭,她是主掌生死的千手女神。

小印度可愛的地方是,他像是新加坡的縮影,各種宗教都在這裡遍地開花,像真光堂這樣的教會,早在1911年就已經開始了,當時有一位傳教士叫蘋果小姐,率先想到組織當地的教友,在明古連街一家朋友理髮店,利用晚上的時間開始組成了福音聚會。

往旁邊走一小段,就會到達像是主題樂園般可愛的蘇丹清真寺。1819年,當新加坡被割讓給英國人時,原本在新加坡的首領跟英國人談好條件,每年給他津貼還有一座宮殿,最後還決定在從東印度公司募集資金,在宮殿旁邊建造了一座清真寺,這就是今天看到蘇丹清真寺大概的樣子。

蘇丹清真寺跟之前去過其他國家的清真寺,氛圍很不一樣。只能解讀成新加坡是對觀光客很友善的國家,這個清真寺不但不歧視女性,還可以隨意的參觀,甚至拍照。旁邊還有中英對照的圖解說明,告訴你要怎麼膜拜,想感受一下回教徒的生活,其實也不難。

最令人期待的是清真寺對面的印度烤餅ZAM ZAM 。雖然都是餅皮跟內餡的排列組合,但卻讓人面對菜單的時候不知道要如何下手。有牛肉、羊肉、雞肉,當然也有素的,另外也可以再搭配蔬菜,要辣或不辣都可以隨便搭配。在新加坡這樣高物價的地方,這家印度餐廳簡直是神的恩典,一份折合台幣一百多塊的烤餅,沒有經過深呼吸是絕對吃不完的。

新加坡,就是一像一杯奶茶,拿起來不停的搖搖搖,搖到所有的元素都是這麼的服貼又和諧。